Thursday, October 23, 2008

"有時"

 港劇"塘心風暴"裡有一句話很美很有意思─ 
"哭有時,笑有時,悲傷有時,歡笑有時。"
 能領悟這句話的意思,就會發現,人生很難要求完美無缺。
 總會遇到順意和不順意時候。 
我最不如意時候,是在很多年前,那一年一年裡在同一個地區遇上兩次車禍。 
第2回撞車時正是年少情生活營閉幕前幾個小時,我趕去哥打拉沙瑪那HENG印刷廠取營員証書,結果因為精神不集中,在從小巷駛出時和另一輛車撞上,車頭凹陷了下去,兩輛車都無法再行駛。 
那一年工作也很不順利,整整一年沒有一天休息過,連五一勞動節公假都被召去出席公司會議。 
心是超疲累的,於是第2回遇上車禍時,我自己情緒也無法控制,還記得當時耳朵裡傳來對方女司機斥責聲:"我見過你,你幾個月前在這裡也撞過車。" 
女司機男友後來趕來時也對我喊打喊殺。 
我當時是完全崩潰了。 
整個人陷入無助中,內心不停在吶喊:"我怎麼會那麼倒霉!" 
那是我生命裡最灰暗的一年。 
然而最終我還是捱過去了。 
我沒有相信霉運,我只知道如果我向命運低頭,我就會徹底給命運打敗。
 我更不願意倒下,因為不想見到想看到我倒下的人在那裡咧開咀笑。 
就因為不甘心,咬緊著牙根堅持下去。 
我相信明天一定可以改變。 
成長的生命本來就是要經過很多磨練和考練。
 "哭有時,笑有時,悲傷有時,歡笑有時。"
 得意有時,失意也會有時。
 即使失意來時又如何? 
都說了只是"有時"。 
不是一世。 
不放棄不低頭,相信自己,一切失意最終都會成為過去。 
一定可以捱過去。

Monday, October 20, 2008

泛濫了的同情心

收到了很多人互相在轉送的一封電子郵件。 
題目是"一個痛心的母親"。 
信中寫出5歲的女兒遇車禍,重傷,沒錢,卻和一家公司達成協議,只要將那則電子郵件轉送給其他人,該公司將每一封捐五元作為手術費。 
信後還列出了求助者的姓名電話,是一封來自台灣的電子郵件。 
整篇文字是會令人心靈觸動的,証明了文字的確是有可以讓人感動的功力。 
很多人就這樣為了那5歲的小女孩,互相把關心愛心散發出去。 
只是不曉得有沒有人在轉發給其他朋友前,有作過一些思考,或者去求証? 
我只是在想,互相傳送一則電郵,一家公司就捐出5元(如果是台幣5元的話相等於馬幣50仙)。 大家互相在傳送時,就和平常傳送電郵沒有兩樣,完全沒有經過一個特別的電子郵件系統管道,作出統計和紀錄。 
再有單單是台灣就有千多兩千萬的人口,只要台灣本島有數十萬或整百萬人在傳送,就已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何況現在大馬也在傳送? 
我們大家散發的愛心和關心,真的有人懂嗎? 
也真的有那麼大的公司可以承擔一筆巨額開支,而且完全不須要受到約制? 
越想越不合邏輯。 
我問過公司同事,對方告訴我,這一類博同情的電郵他時常都有收到,英文本的更多,甚至有人捉准人性有同情心的弱點,把電腦病毒寄送出來。 
聽了也只能搖頭嘆息。 
在收到這樣的電子郵件時,很多人是不是應該也要學會先作出一番思考,看它是不是符合邏輯。 或者根據寄出者的資料打一個電話去求証。 
不然,大家的同情心,最後是一片泛濫。

Sunday, October 19, 2008

文字背後的力量

~~不鼓勵公開論壇之見

提出了不鼓勵年少情網站設立公開論壇,引起了一些意見。
基本上,會同意認為無所謂者,是因為還沒有感覺或發現到文字背後隱藏著的另一種無形的力量。
如果大家有留意過所接收過的手機簡訊,不難發現有很多人利用這種利便,可以傳達救人讚美人正確和好的信息,但也可以傷害毀謗人,有真的有假的。
有很單純也有刻意進行誤導或煽動的。
有些不實際的簡訊令人很容易信以為真,容易照單全收,是因為沒有辦法去証實。
很多人都愛人云欲云,又不肯去証實,結果假的最後也變成"真"的。
一些網站上出現的大是大非爭議,很容易引起人家注目,因為很多人都有愛看熱鬧的心理。
文字可以讚美人,也有可以有殺人於無形的力量。
在一些人的手中,文字可以很單純,也可以有動機。
一旦有人"有心"藉文字做出各種中傷破壞,不明就理不肯去証實的人,很容易信以為真。
這樣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紛擾爭議和猜測。
如果我們沒有同樣的文字高手,能懂得即時處理回應。
這種文字所帶來的不必要傷害,大家應該不難想像到她會帶來的困擾吧?
何必去惹塵埃。

Thursday, October 16, 2008

老母雞

─忘了在全國年少情領袖培訓營說的故事

1991年第1屆年少情生活營,工委來自不同的中學。
有一間中學把"老母雞"團康舞帶進來,其他中學的工委有人排斥,說那支舞很老土罷學罷跳。
幾年後的生活營營火會大家跳"老母雞"時,當年罷跳的工委竟然也加到人群裡去,還大跳起來更跳得有模有樣,活脫脫像只老公雞。
我那時就取笑他們,當年不是怎麼都不肯跳這支舞的嗎。
他們搖搖頭也笑著對我說:「是囉!都不知當年怎麼會這樣想,其實這支老母雞也挺可愛的。」
都是一時的偏見觀念作崇,這支舞根本就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人。
很多時候人都是這樣,對一些事物一開始就抱著主觀偏激想法,不肯接受不肯嚐試去喜歡接近她,結果只有把事情越弄越糟,和她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老母雞"已經在年少情跳了18年。
接受她的人,會覺得"老母雞"真的是越老越活潑可愛。
在培訓營中有告訴營員,在面對爭吵時,如果大家都清楚大家參加年少情都是不求名利不計得失,那還有什麼好爭好吵的呢?
有爭議时,盡量保持冷靜,告訴自己如果不是為名為利,那要吵什麼呢?何必去傷害這個家呢?
特別是有一些人在年少情認識了交心的朋友,更要懂得感謝這個家。
是這個家,讓他們交到了和他們志同道合的朋友。
是這個家,讓他們認識讓他們交心。
如果不是這個家,他們根本不會在一起。
因此又怎麼可以做出傷害家的事呢?
年少情這個家和"老母雞"一樣,永遠都沒有錯。
有錯的也永遠是人。
是人的想法和心態把東西問題給扭曲複雜化。

Monday, October 13, 2008

這一個家

~~~~~寫在全國年少情領袖培訓營後

有些路,不好走。
然而走上去了,就不該回頭,也不能回頭。
再難走的路,即使會被絆倒,即使心曾淌血,堅持下去,路還是一樣會走到盡頭。
現在回首參與青年團體走過的來時路,年輕單純的心靈曾經被無知利用過,曾經被蓄意傷害過,然而只要能夠堅守信念,這一切最後一定會成為過去。
換一個角度想,如果不是以前因為經歷過那些風雨挫折考驗,成長的路也未必能這般精彩。
或許也真應該感謝曾經受過傷痛淌血的種種過去,才能清楚認識領悟所要追求的東西。
所以才會要年少情去堅持"不求名利,不計得失","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精神和理想。
要求更多人守住這個信條,是不想再見到更多單純的心靈滿腹的熱誠再被無知利用和受傷。
能守住這個信念,曾經在年少情裡付出過的人,相信一定會無怨無悔。
真正不求名利沒有雜念的人,即使有朝一日離開了這個家,以後也一定會很懷念以前在這個大家庭裡的日子。
因為這個家裡頭有一份很珍貴的純真。
可能有人開始已感覺到,可能有人要很多年以後甚至在離開後才能領會。
然而這個大家庭裡擁有的真和美,終有一天一定會得到認同。
只願能有更多人願意去做好愛護這個家的守護神!

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08

花好月圍 vs 天下第一味

一口氣追連看了5集,凌晨兩點半終於看完全部"花好月圓"劇情。
恰巧的是,3百多集的福建連續集"天下第一味"昨天也是大結局。(沒想到這部連續劇竟然可以播出一年多,但聽說"意難忘"更恐怖,長達7百多集?我一定喊投降。)
還是香港的電視劇比較實際,"花好月圓"只39集,見好就收,不會拖泥帶水。"天下第一味"真的太長了,叫人也看得懶懶散散不會太認真而選擇斷斷續續去看。
2部電視劇都有共同點,都點出了人性存在的貪婪,為了金錢與權力不擇手段,原則尊嚴可以出賣,真相可以被扭曲,谎言說多了聽多了不去求証也幾可亂真。
很多人其實都活在真真假假中。
不過,最後人性還是回到原本─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也敵不過親情的召喚。
嘉美再壞還是被媽媽阿sa感動,阿紅雖然被女兒阿秋出賣,最後也大徹大悟,原諒了女兒。
"天下第一味" 大壞蛋王義雄也為了養女最後改邪歸正。
人性本來就是真善美。
"天下第一味"大結局,阿萬師說出了一句話,"人"這個字早就告訴大家做人本來就很簡單,只是兩撇,做人只要單純乾淨就會開心,是我們帶進了雜念邪念才使到做人很複雜,做人很難。
2部電視劇也叫大家要懂得放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要放下心中自私想佔有的念頭,放下貪婪放下面子,人自然會活得開心和快樂。
過於計較過於在乎得失,也同樣會讓自己不快樂。
想通了,就可以發現我們其實都可以讓生活輕鬆好過。
我們會對阿sa 嘉美阿紅的一些行為痛恨的咬牙切齒,是因為看戲的人對劇中的是非黑白很清楚。
現實中,我們如果也可以把是非黑白分得很清楚,不跟著盲目捲入沒有必要的紛爭,問題就會很簡單,可以很快很容易解決,不會越搞越複雜,沒完沒了。

Friday, September 19, 2008

一個開始

有和一些人說過,本身不愛看其他人的部落客,因為認為都是很個人的東西。
到底是事不關己,何必勞心。
今晚在炫音樂餐廳,應該是喝了多幾杯吧。
(今晚一共喝了4桶,但凌晨三點多還能上網打下這些文字,就表示我酒量功力還好,不會醉言醉語,即使胡言亂語其實更美,這個意境不懂的人很難體會,說了也是白說,會是對牛彈琴。)。
今晚被我拉來一起捨命陪喝的麥克,國祥,andy談起了部落客,他們當場幫我開了個人部落客,我也就來個順水推舟。
想想其實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有些心裡話,不說出來沒有人懂,有些時候有些話面對於一些人也真的很難啟口。
通過文字抒發是最好的管道和空間,個人的感想和出發點,如果能讓一些人懂,也是好的。
我不是喜歡懷念過去的人,更不會喜歡活在從前,我喜歡現在,把握現在,更享受現在。
只是有時回想過去,如果我和人家談起我是從黑白電影看到彩色,從一碗只一角錢魚鮫麵吃到現在一碗叫價三令吉五十仙,從以前電影院要和黃牛黨把手擠進小小購票窗口整個手很辛苦拉出來後又痛又紅才買到最前面要抬頭看的戲票,以前一張戲票才六角半,重映的中山戲院一張戲票才四角錢,現在一張戲票是九令吉。
現在說起這些,很多人都不懂,也沒有興趣懂。
只是個人回想起來,才警覺我竟然經歷了很一段不算短的生命歲月。
andy今晚問我成長是不是都要經歷過一些不開心的歷程,我彷彿見到我當年同樣的疑惑。
今天的這一個開始,我會紀錄下一些個人生活歷程,也會願意和曾經和我一樣迷失的朋友分享我的經歷,不會擔心我倚老賣老的話,歡迎提出疑問。
我願意開始一起分享生活故事和經驗。
就像今晚突然有人談起電影"錢不夠用2〞。
坦白說,我會很懷念已不在的父母,特別是母親的香飯我永遠也沒有機會吃到,特別是她拿手的好菜豬腳醋,還有筍板,即使我還能在外頭吃到同樣的食物,但是媽媽烹調的那種獨特味道,是永遠也沒有機會吃到了。
也因為這樣才更深切明白失去了才懂珍貴的那種切膚之痛。